交通学院2018届毕业生
毕业设计(论文)答辩工作安排
为做好我院2018届毕业生毕业设计(论文)答辩工作,规范毕业答辩程序,确保毕业设计(论文)的水平和质量,结合我院具体情况,对2018届毕业设计(论文)答辩工作日程安排和相关要求如下:
一、答辩时间
2018年4月24日。下午13:00-17:30,晚上18:30-21:00
每个学生或每组学生的具体答辩时间由答辩组长安排,并由指导教师具体通知到每个学生。
二次答辩时间另行通知。
二、2018届毕业生答辩工作领导小组
组 长:王品
副组长: 张绍旭、王亮申
成 员: 张全忠 顾九春 王向阳 姚琛 王保卫
三、答辩分组及答辩地点
专业及人数 |
组别 |
组长 |
记录员 |
其他成员 |
答辩学生 |
人数 |
地点(北区20号教学楼) |
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(135+17人)
|
第一组 |
王亮申 |
张蕊 |
李元元 |
冯宝富、孙军龙、王庆东指导的学生 |
22 |
501 |
第二组 |
阎宏伟 |
王桦 |
苏子林 |
张全忠、张蕊、王品指导的学生 |
22 |
503 |
第三组 |
冯宝富 |
王庆东 |
孙军龙 |
李武斌、阎宏伟、戚宁、刘长霞指导的学生 |
22 |
504 |
第四组 |
张全忠 |
李武斌 |
戚宁 |
李元元、苏子林、王桦指导的学生 |
22 |
506 |
第五组 |
陈燕 |
郑红霞 |
王昕彦 |
王保卫、杨忠、马勇骉指导-*的学生 |
20 |
508 |
第六组 |
李洪斌 |
赵万胜 |
荆友录 |
陈燕、王昕彦、郑红霞指导的学生 |
22 |
509 |
第七组 |
王保卫 |
马勇骉 |
杨忠 |
李洪斌、赵万胜、荆友录指导的学生 |
22 |
401 |
交通运输专业 (62人) |
第八组 |
于京诺 |
姚美红 |
刘建霞 |
谢在玉、牟春燕指导学生+林红旗指导(褚帅、董宇飞、邹凯、杨磊、张哲) |
21 |
403 |
第九组 |
谢在玉 |
牟春燕 |
林红旗 |
姚琛、吴凯指导学生+姚美红指导(营超+于光阳+赵瑞+郑栋升+周龙辉) |
20 |
404 |
第十组 |
姚琛 |
吴凯 |
李刚 |
于京诺、刘建霞指导学生+姚美红指导(王霞、张亚楠、阎肃)+林红旗指导(季淑田+陈勇圳+程续朝) |
21 |
405 |
物流工程专业 (75人) |
第十一组 |
顾九春 |
于桂香、刘玉军 |
朱惠琦 |
刘立辉、刘璐、姜天华指导的学生 |
25 |
406 |
第十二组 |
刘璐 |
迟红娟 |
姜天华 |
张振华、张迪、朱惠琦指导的学生 |
26 |
407 |
第十三组 |
张振华 |
张迪 |
刘立辉 |
顾九春、迟红娟、于桂香 指导的学生 |
24
|
408 |
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(72人)
|
第十四组 |
王向阳 |
毕俊颖 |
齐慧博 |
张克正、孙忠玉指导的学生 |
21 |
409 |
第十五组 |
孙忠玉 |
柳春清 |
杨玉炎 |
胡丽芬、毕俊颖、齐慧博指导的学生 |
25 |
608 |
第十六组 |
胡丽芬 |
张克正 |
田忠民 |
王向阳、齐慧博、柳春清指导的学生 |
26 |
609 |
四、答辩工作程序
(一)答辩流程
1.确定参加答辩学生的先后次序(答辩组指定或学生抽签确定)。
2.答辩开始。首先由答辩小组组长宣布本答辩小组成员及答辩学生名单,并宣布答辩开始。
3.学生自述。用约5分钟时间通过ppt讲稿概述设计(论文)的标题及选题背景,简单介绍设计(论文)的主要论点、研究成果、解决的主要问题、创新点等。
4.答辩教师提问。答辩小组教师在设计(论文)范围内提问,一般提3-5个问题。
5.学生回答问题。答辩教师可以继续针对回答的情况提问。回答问题时间约8~12分钟。答辩教师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简要点评。
6.评定答辩成绩。答辩小组根据答辩情况,参照成绩评定标准,给出答辩成绩。成绩评定要遵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。
7. 记录员对提问和回答的情况、答辩小组成绩评定意见做好记录。
(二)答辩成绩评定依据
成绩评定时,应依据《毕业设计(论文)答辩成绩评分表》(答辩委员会用表)中具体要求,进行赋分。
具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:
(1)报告思路是否清晰;语言表达是否准确,概念是否清楚,论点是否正确;实验方法是否科学,分析归纳是否合理;结构是否严谨;设计(论文)结果有无应用价值。
(2)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破,或有独特见解。
(3)回答问题有无理论根据,基本概念是否清楚,主要问题回答是否准确、有深度。
(4)报告时间是否符合要求。
(三)几点说明
1.提问要按照先易后难原则。答辩教师给每位答辩学生一般要提3-5问题,这些要提的问题以按先易后难的次序提问为好。
2.提问要实行逐步深入的方法。为了正确地检验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,有时需要把一个大问题分成若干个小问题,并采取逐步深入的提问方法。
3.答辩教师态度应温和,切忌居高临下。
4.当学生的回答不正确或者一时答不上来,应予以启发和引导。
其他未尽事宜,请与答辩领导小组联系。
交通学院 2018.4.9